本月,上海各区初中三年级学生陆续完成了一模考试,其中,语文作文题历来为学生和父母关注。各区都考了什么题目?对中考作文有什么启示?
考虑,让作文“比看起来更有意思”
——2021学年第一学期15区初中作文题综评
文 / 中考语文研究专家 钟雨人
陆陆续续得见15区作文题真容,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一时非常难聚焦(浦东新区竟有14个题目之多,让人眼花缭乱,故暂不列入)。坦率地说,这次是不少年以来所见到的离散度最大的一次,看到的是命题者艰辛探索的努力。犹如先秦诸子般百花齐放各自争鸣,又似最近热播剧《开端》的“梦中梦”般迷幻,评就一个字——烧脑。换一个说法就是,仔细考虑,就会发现这类作文题真的“比看起来更有意思”。评价一道作文题的优劣难易总是是价值判断,见仁见智。假如换个角度来看,从陌生度、思维度、关系度和文体合适度等方面来讲道,可能更容易看出各自特征,也容易发现共性规律。(具体见下表)

总体来看,本次作文题表现出三个特征:
01
种类齐全,以全命题为主
《2022年上海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列出三种作文题种类:导语型全命题作文(以2021年《比看起来更有意思》为例)、全命题作文(以2017年《就如此,埋下一颗种子》为例)、半命题作文(以2006年《大家的名字叫_____》为例)。本次一模15个区中,此三类题型数目分别是2、12、1,全命题占绝对优势。历史地看,这也是中考命题的最容易见到种类。
02
以“我”为主,重在感悟成长
课程标准需要初初中生培养察看生活、考虑生活现象的习惯,能依据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选择生活材料,写源于己的感受和见解。《你懂世界我懂你》、《你,让我掌握了考虑》、《那一刻,我没回头》、《我非常 》4个题目有明确的叙述视角“我”,《这件事,值得回味》、《终于可以勇敢面对》、《再一次遇到你》、《常常想起这首歌》、《这不正是成长吗?》5个题目也隐含着“我”作为叙述主体。“懂”“考虑”“回味”“面对”“遇到”“想起”等词汇和“这不正是成长吗?”的疑问句式,都是主体“我”在考虑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对日常的人、事、物的怎么看,表现我们的认识、情感和思想的变化,所反映的核心就是自己的成长。这个感悟成长的过程,需要靠考虑来激起沉淀,咀嚼回味,酝酿发酵,品味享受。
03
构建“关系”,丰富思维向度
命题者紧跟课程改革节奏,循着2021年中考命题方向,在题目中设置多种“关系”,拓展思维的宽度,增加思维的深度。《你懂世界我懂你》、《你,让我掌握了考虑》、《再一次遇到你》等题目中“你与我”之间的人际关系,揭示“别人”对自己成长的要紧影响;《换了个角度》中隐含的前与后不同角度的比较关系,需要在如此同质或异质的比较中,辨同析异,进而有所发现,有所深思;《平凡中的美》中隐含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需要能透过外在“平凡”的表象看到内在“美”的本质;《掌声又一次响起》、《再一次遇到你》、《常常想起这首歌》的频次变化中隐含着前后的延续关系和比较关系,既有独立事件叙述,又有连续事件关联,还有内在因果关系的交代;《那一刻,我没回头》、《就在一瞬间》中隐含着刹那与永恒的关系,需要“点”上详细叙述与工描体现“面”上对主体成长的纵深影响;《一直有期望》、《有路,就不会遥远》中隐含着外面妨碍与坚定信念之间、骨感现实与前凸后翘理想之间的关系……这类隐含的关系,非细细考虑而不可以得,自然就增加了写作的困难程度。
有没发现,这类作文题需要你在写作之前仔细想一想,再多想一想?这就比以往看上去“难”了些了吧?
由是可知,面对即将来临的“全方位升级”的2022年中考,命题者们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在遵循标准和方向的基础上,力求开发更多更能考查学生思维不同层次和品质的作文题目;也期望通过命题的引领,让每一个考生更好地进步我们的思维,成为一个擅长考虑的人。而这类是比作文题本身更有价值、有意义的。
可以让大家做一个考虑者,尝试敲开那个最烧脑题目的“外壳”。
从陌生度、思维度和关系度综合角度看,《你懂世界我懂你》困难程度系数无疑是最高的。加上长宁区是最早开考的,此题一出,众皆蒙圈,可以想像考生看到这个题目的心情和表情,那就是“崩了”。其产生的“震慑”效应到今天犹存。
怎么样解决这道难点呢?
第一,审清题目大意,务求“字字落实”:◆你:第二人称,易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懂:了解,知道,强调过程;◆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所有事物的总和;◆我: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然后,厘清三者关系,务求“明确大小”:◆关系:世界 < 你 < 我 最后,使用适合方案,务求“避生就熟”:◆方案: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讲究波折 如此,就能化难为易,与你储备好的写作资源库达成对接,回到你熟知的写作路径上。
2013年中考试试题《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出色例文片段或许会给大家以启发:
你曾千万次地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每一次我都停止手中未织完的毛巾被,抬头向天边沉思一瞬,接着轻轻开口:忘记了。可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我有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孩子,我能想象你听完这话后的惊讶,由于这恰好与你的梦想重合了。你或许并不了解,当你含着少女的羞赧向我吐露你的梦想,我是多么欣喜,多么自豪!我相信你能成功。轩敞的书房中,你手擎一卷翰墨反复吟哦,柔和的月光下,你将心事寄予题红,浓重的夜色里,你让繁星春水频来入梦……孩子,这所有我都看在眼里,要了解你和年轻人时期的我是多么相似啊!
“身份置换”后,大家也可以深情表达。其实,有了“我”之后,母亲“你”就有了新的梦想,“你”的世界也有了新的改变,“我”就是“你”的全部“世界”。当然,要越过审题这道关是困难的,它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和水平。而这需要在平常勤加锤炼,不断提高思维品质。因此,大家要做一个一直思索探索的人,永远走在“赶考”的路上。其实,对问题本身的不懈思索,也就昭示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