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教师,大多被称作园丁,为学生修剪枝叶,又或者被称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且不论学生是否同意如此的教师,教师自己又是不是可以认可?将不同形状的树木修剪的整整齐齐,或者说学生只不过死死的等待修剪,如此又是不是公平。
教师燃烧的又是我们的什么?学生就能从蜡烛的光芒中汲取到什么?慢慢地,教师好像也发现,学生不是被动地同意者,于是开始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但当学生没方法达到教师心理预期时,总是大家就开始了对学生的品头论足,或者这个时候的教师就像是没道德的大夫,还没为学生诊断病情,就断定了脑死亡,用常识保持着正常智商所需要的营养,大家甚至都没会诊,或者大家本身就没从业资格。
总之,学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好像只不过在外延打了一个照面,又或者大家关注的都称不上是教育,大家关注如何让学生学好,却不告诉他们如何学好,学生不了解学习的办法,就被认定为脑死亡,如此一种恶性死循环好像从来没并人发现,于是学生被动地被修剪,或者上课只不过一味的捣乱教师也只能燃烧自己,尽心竭力把各不相同的枝叶修剪整齐,保持学生一同体的智商完整性和同一性。
然而教师的成长远不应是在外延徘徊,当你疲惫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教育和你开了个玩笑,所谓的职业倦怠也就不外这样。而帮助教师从外延走向内涵的应该是学科的内涵实质,学生的意识水平,常识的性质特征等等认识何以可能的原理,而回答这个问题的就是哲学。踏着哲学的脚步,大家才会慢慢接近教的本质。
教师成长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需要左右两手开工,左手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右手要在学科,学生,教师等一同体中谋求接近教的本质的道路,大家将他们都称作和自己相对的“你”。教师成长记,就是左手自己,右手和你。
探索教师自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教师的教学是灵魂的一面镜子,出色的教育来自于教师自我认可与自我完整,好的教师具备通过心灵整理自己,学生与学科的联合能力。因此,教师第一应拥有自我认可的明确认知,对我们的性格,爱与痛苦的体验有明确的认知,由于赋予生命活动的方法是来源于内心的各种力量而形成的自我完整,教师要去会议学科怎么样引起我们的意识,也就是自己与学科的首次交汇。然而因为教师害怕失去自我意识,因此会产生恐惧,同时更会不承认我们的恐惧并将它归咎于受害者也就是学生,由于在教师的海量恐惧中存在着对青年批判的恐惧,而傲慢恰恰来源于于掩饰内心的恐惧。同时还会产生离别,人类天生拥有区别能力,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局限和潜能,教师具备与学生共舞的潜能,但一旦学生不可以跟上步伐,教师就会想去踩学生的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教师的自我完整就看上去特别要紧,教师第一决定不再离别,呼唤自我认可与完整,人本应具备如此的勇气,由于外部世界强加于你的惩罚,绝不比你一个人的自我否定惩罚来的更糟。而就我一个人而言,首次对英语产生兴趣大概是因为喜欢自己初中的英语老师,她对我非常不错,我也是她的课代表,不了解从什么时间开始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学好英语是一件十分让我自豪和骄傲的事情。而教英语的风格大概是在做新东方老师的时候所形成的,或者期望达到的,期望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一门学科的常识,并获得非常不错的成绩。
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教育》):传统认识范围的认识论觉得教育是常识传递的过程,而慢慢过渡到的实践哲学觉得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教育指向人类生活进步,文化融合,教育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因此,教育问题与理解不只应该认识范围也应在实践范围得到解决。认识来自于实践,实践是人以全部信念,情感,认识智慧的力量投入,具备丰富的创造性活动。实践的方法减持以原初形态的内在成长为根本,一直从原初形态做起。然教师的专业是教育,教师通过实践追求意义,意义是构成意识的内容,是进入意识范围的钥匙,是人与事物,别人联系,人类生活追求的本质东西。
因此教师进步就应以严格科学的态度追求学科内涵实质,常识的性质特征,以教学为本,寻求常识的原初意义,知道每一个学生的意识水平,让每一个常识与学买卖识中的意义相联系,学生通过意识意向性与超额,就可以培养相应的意识品质。教育应该是实践-意义的,学校则应该成为教师进步的场合,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意识品质。
英语学科教什么,如何教:人类的意识在产生交际需要时,人类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语言,意识中的观念,定义,或者称作语象本就指向其在世界中的存在物,而人类经过历史的进步,已经用语言符号,不论是听觉还是视觉符号,来使存在物得以以语言的形式存在,即登场现身,于是大家就用自己群体约定的语言符号来达成了交际的需要,也让自己以特定的语言形式在世界中登场现身。基础教育英语学科应该教学生怎么用英语去交际,用英语直接表达意识中的语象,知道英语民族群体的约定法则,使自己以英语语言的形式重新在世界中登场现身。
这么说来,教师要以学生的第二语言,即英语的用法需要,对英语的兴趣兴趣,与学生个体的年龄,学习力,学习潜能差异等个人原因,学生的原有对与母语和世界的经验,与素质教育所需要学科培养的意识为基础确定教学内容。要以语言本质,即语言的综合的用法的内涵实质为根本原则,以用英语进行交际为基础,有效的交际是功能理解与形式得体结合,以语言和学生的意识,经验,与客体表象的联系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不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更不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意识,以意义为中心,学生和教师围绕语言在文章语境中表达的意义,在乎识范围中建构语言的形象,在用中明晰语言的功能。同时要以学生可以用语言的程度与素质教育需要学生培养的语言用意识和素质之间的差距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与标准。
教师的成长任重道远,但永远都是以严格科学的态度追求学科,常识的内涵实质,知道学生的意识水平,专注于教学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归根结底是教育关系,教育的根本就是教学,一旦课上的常识都以意义的形式进入学生的意识范围,学生不会有空闲去捣乱课堂,也就不会存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有扰课堂正常进行的事情。这是一个本该达成,却暂时被现实当成理想状况的课堂,既然已经这样,教师成长即使是要努力达到如此的理想状况也不为过,教师成长的动态平衡过程,必不可少左右配合,左手是自己,右手我和你。